大黄甘遂汤方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注】详见『伤寒论·少阳篇』内,不复。□妇人伤寒发热,...

http://qihuangzhishu.com/337/381.htm

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和尚行均于公元997年编写一部专门解释俗字的字典《龙龛手镜》,收录俗字26430个,其中大部分俗字并非“多数为简体字”,有许多俗字的笔划比正字还多,所以“多数为简体”,不是俗体字的主要特点。 我国研究俗字的历史很悠久。颜之推(531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陆懋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内经运气病》、《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义》。且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82.htm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1.htm

伤寒论辨证广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1.htm

呕吐哕下利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脉反弦,故名曰虚。【按】「问曰:病人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已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此,且与脉弦者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7/444.htm

伤寒论》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同刊刻《伤寒论》,并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熙宁九年(1076年)宋太医局将此书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这就使《伤寒论》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伤寒论》其书也大为流行,对《伤寒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普遍,较唐代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8.htm

治伤寒学法“六经”,探仲景旨出新义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等数十人,论医讲学,从者甚众。著有《伤寒论宗印》八卷、《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此书系高世拭重订、付梓)等。 张锡驹,字令韶,明末、清初,钱塘(杭州市)人。学有家传,其先君子大章公,述岐黄诸书,并伏案而留手泽,尝谓锡驹曰:“汝当善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3.html

陆渊雷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g 当归6g 淡黄芩6g 太子参12g 象贝母9g 桔梗4.5g 鲜藿香12g 六一散9g(包) 生姜9g 红枣4枚。二诊:七月九日。热不解,胸闷,口苦,舌苔黄少白多,脉数弱,欲大便则腹鸣,昨与柴胡剂甚对,加附子、磁石。柴胡9g 淡黄芩9...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yuanlei/522-2-1.html

伤寒论序_《伤寒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十二方。请颁行。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充直秘阁校理臣林忆等谨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anjie/1293-4-0.html

共找到757,4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